从上大学时,我就坚持使用笔记类软件记录和总结。从最早的单机版网文快捕、网博士到后来的为知笔记、Evernote等。这么多年,零零散散的也积累了四五千条的笔记资料,是一笔财富。笔记类软件,也成了我最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,我甚至无法想象没有笔记软件的情形。

但总感觉缺点什么,仔细思索,最大的问题就是:笔记是私有的 。虽然,我也写了博客来分享,但我越发的觉得博客无法承载太多东西。经过长时间的思考,我想到了个人Wiki。与Wikipedia等不同,个人Wiki更多的像一个公开的笔记库,着重于个人的学习沉淀和交流。个人Wiki之于Evernote,就像开源之于闭源。知识类笔记本身无太多隐私可言,开源出来,岂不妙哉?

与个人博客的关系

个人博客,是分享和交流的好平台,也是促进个人成长和提升个人品牌的极好工具。以我最喜欢的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来说,它可以说是IT界的教程标杆。通过不断的高质量产出,阮一峰现在的学习和输出的质量和功率令人叹为观止。

阮一峰的每一篇博客都具有极高的品质,目前我是无法达到的。在我看来,博客作为更正式的载体,不适合放置一些零散的知识。比如之前遇到了一个AIX的awk的坑16进制分隔0x0f符无效,可能只是一下调整某个参数,录一下即可,并不适合作为一篇博客长篇大论。但是,真的遇到了又很抓狂。我如果记录下来,或许可以帮助到其他人。

这种零散的笔记很频繁,放到博客里,显得太琐碎。作为博客的读者,他们也不希望被无头绪的文字淹没。可是,高质量的、有体系的知识,又是从零散的知识生长而来的。因此,我需要一个更有针对性的载体:Wiki。

与个人笔记的关系

就像前面所说,两者就像开源与闭源的关系。个人Wiki,从我的角度来看:

  • 更加精致化的输出和整理。个人笔记,难免过于粗糙(毕竟只有自己看得到,要求就低多了)。
  • 能得到读者的监督和指正。
  • 降低写作难度,为博客提供素材。
  • 提升个人品牌。

而从读者的角度来看:

  • 能获取到一些细小的知识总结。

Wiki工具的选择

开始构思搭建Wiki,我就进入Wiki工具的选择之旅。我的选择标准是:

  1. 部署简单,最好是不需要自己维护服务器(主要是没时间,而且费钱)。
  2. 数据格式独立和自由,不绑定某个平台,可轻易迁移。
  3. 文字结构简单,有层次感,最好是支持Markdown。
  4. 操作方便,不要太多额外步骤。
  5. 有良好的搜索功能。

进过一番调研,我罗列了十几个我调研的Wiki工具(需要的朋友可以自己评估,也许有你喜欢的):

  1. dokuwiki
  2. mediawiki
  3. mdwiki
  4. amwiki
  5. wikitten
  6. Wiko
  7. simiki
  8. vimwiki
  9. MoinMoinWiki
  10. simiki
  11. Gitit Bigger
  12. Wiki.js
  13. TiddlyWiki

这些工具,有些部署太复杂,甚至需要Mysql数据库,数据格式不自由,我不喜欢;有的局限于某个平台,我不喜欢。

最终有两个让我比较了很久:TiddlyWiki和vimwiki,两者相同点是都支持Generate静态html,但TiddlyWiki需要通过一个单页面HTML编写和生成,有点别扭。而vimwiki是基于vim的,本来已经打算使用了。最后无意间看到了Harttl Land,感觉很不错,我再次回到了Jekyll的怀抱。结合 Git Page 的自动生成功能,基本满足了我1到4的需求。而第5点搜索功能,Jekyll也是可以通过插件实现的,后续我再琢磨吧。实在不行,不还是有Google嘛。

最后

让我们开始Wiki吧!

最后,再次感谢Harttl Land提供的Jekyll主题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 4.0 国际许可协议(CC-BY 4.0)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s://wiki.imshuai.com/why-wiki.html 欢迎指正或在下方评论。